駱姓的來源
駱姓是當今中國姓氏2016年排行三百位后的姓氏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。駱姓源出會稽,世紹內黃。依歷史推衍,可能為夏禹王之后裔;而夏禹王又是黃帝的三子駱明的孫子,《山海經·海內經》記載:“黃帝生駱明,駱明生白馬,白馬是為鯀。”鯀又是禹之父,可見駱明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黃帝的兒子。南宋羅漢專事記錄上古傳說的《路史》稱:“鯀父之國,京兆宜壽縣有駱峪,故周至也。”現行較常見姓氏。分布頗廣,今湖北鄂州市、陽新縣、大冶市、蘄春縣,河南新野縣,北京,天津武清,河北辛集,山西太原,山東梁山,魚臺,平邑,江西德安、江西崇仁、江西九江,廣東新會,廣西田林,云南隴川,四川合江,福建福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漢族、彝族、白族、水族、土家族、布依族、仡佬族等有此姓。漢代有駱俊,陳留相;唐代有駱賓王,詩人;明代有駱文盛;清代有駱秉章,四川總督。